> 文章列表 > 效力待定合同情形有哪些

效力待定合同情形有哪些

你知道合同里还有"待审核"这种模式吗?效力待定合同其实就是合同界的"准新生",已经签了,但还没正式生效,得等"领导"(法定代理人或权利人)审批才行。比如,未成年人买游戏装备签的合同,这可不能由着他们玩,得爸妈追认才行。但要是合同对他们有好处,比如继承遗产,就不需要追认哦,法律还是挺贴心的。

再比如,你同事让你代他跟领导请病假,这就属于无权代理。领导不认,这份假条就废了。还有一种情况,房客偷偷把你的房子转租给别人,你不同意,这房子转租也是无效的。

那问题来了,这合同到底怎么才算生效了?要是你遇到效力待定合同该怎么办?别急,咱们下回再说。

效力待定合同情形有哪些

效力待定合同是指合同虽然已经成立,但由于某些原因,其效力尚未确定,需要等待有权机关或个人确认后才能生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效力待定合同的法定情形主要包括:

1.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 :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如未成年人或某些精神障碍患者,需要法定代理人的追认才能生效。

纯获利益的合同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合同,不必经法定代理人追认。

2. 无权代理订立的合同 :

无权代理包括根本无代理权、授权行为无效的代理、超越代理权范围进行的代理、代理权消灭后的代理。

无权代理行为需要被代理人的追认才能生效,相对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在一定期限内追认。

3. 无处分权人处分他人财产订立的合同 :

无处分权人擅自处分他人财产的合同,需要权利人的追认或者无处分权人与对方当事人达成协议后取得处分权,合同才能有效。

4. 其他情形 :

主体合格但存在其他效力待定因素,如合同内容违法或违反公序良俗等。

需要注意的是,相对人在合同被追认前,如果为善意,通常有撤销合同的权利。法律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相关条款。

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

效力待定合同如何追认才能生效?

无权代理订立的合同如何撤销?

无处分权人处分财产合同如何取得处分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