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计提减值
计提减值是企业为了反映资产的实际价值,根据会计准则和实际情况对可能发生的减值损失进行估计并计入当期损益的过程。以下是计提减值的基本步骤:
1. 确定减值测试对象 :识别需要计提减值准备的资产,如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投资性房地产等。
2. 计算资产的可收回金额 :评估资产预计未来可实现的净现金流量现值,或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
3. 比较资产账面价值 :将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与账面价值进行比较。
4. 确认减值损失 :如果账面价值高于可收回金额,则确认减值损失。
5. 计提减值准备 :根据确认的减值损失,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资产减值准备”科目。
6. 编制会计分录 :在会计账簿中记录资产减值准备,并定期核实保持其准确性。
7. 列示于财务报表 :将计提的减值准备列示于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减值准备”项目,并在利润表中反映资产减值损失。
企业应当根据资产的实际情况和未来的预期收益情况,对可能存在的资产减值进行评估,并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计提减值的方法包括直接法和间接法,以及固定比例法、指定减值法、综合评估法和预计信用损失法等。
请根据您的具体情况和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减值准备计提。
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
如何确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
计提减值时如何选择合适的方法?
固定资产计提减值的计算公式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