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列表 > “未能江海去”的出处是哪里

“未能江海去”的出处是哪里

“未能江海去”的出处是哪里

“未能江海去”出自宋代喻良能的《有感二首》。

“未能江海去”全诗

《有感二首》

宋代 喻良能

冉冉新华发,飕飕敝黑裘。

一官方半刺,六十已平头。

稠叠耶溪泛,崎岖禹穴游。

未能江海去,聊作稻粱谋。

《有感二首》喻良能 翻译、赏析和诗意

《有感二首》是宋代诗人喻良能的作品,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自身命运和人生的感慨。

译文:

冉冉新华发,飕飕敝黑裘。

一官方半刺,六十已平头。

稠叠耶溪泛,崎岖禹穴游。

未能江海去,聊作稻粱谋。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农民的视角,描述了作者的人生经历和感受。诗中的\"新华\"指的是新生的青春,\"敝黑裘\"则象征着贫苦的衣袍,这两句意味着作者年轻时的努力和奋斗。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作者渐渐步入中年,官位也只是个半尖刺,象征着他在官场上的成就有限,\"六十已平头\"表达了他年岁已高,未能在官场上获得更大的成就。

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作者离开官场后的生活。\"稠叠耶溪泛,崎岖禹穴游\"这里描绘了作者在乡村的生活,\"稠叠耶溪\"形象地描绘了波涛汹涌的溪流,\"崎岖禹穴游\"则是指作者在山水间的漫游,他选择了离开繁华都市的官场,回归自然,过上了闲适淡泊的生活。

然而,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未能实现更高追求的遗憾和无奈。\"未能江海去,聊作稻粱谋\"意味着作者未能实现自己远大的抱负,只能在农田间耕种稻谷来维持生计。这里的\"江海\"是指更广阔的舞台和更高的目标,作者感叹自己未能迈向更大的世界,只能在平凡的生活中寻求温饱。

整首诗描绘了喻良能的人生历程和对命运的感慨。他在官场上努力奋斗,但最终成就有限,选择了回归自然的生活。然而,他依然对未能实现更高理想的遗憾感到无奈。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普通人对命运和人生的思考,流露出对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矛盾和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