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闻俱尽”的出处是哪里
“见闻俱尽”这四个字,乍一听像是在说“啥都不听、啥都不看”,但其实它是古代高僧的一句禅语,表达了对心灵境界的追求。这不禁让人想到,现在的“低头族”们是不是也在追求一种“见闻俱尽”的状态?整天刷手机,不是“见”得太多,反而是“闻”得太多,大脑都快装不下了。
有人可能会问,这和现代人的“信息焦虑”有啥关系?其实大有关系!就像古代高僧说的“见闻俱尽”,并不是让人变成“睁眼瞎”,而是要让人学会过滤信息,让心灵“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比如,你是不是也经常被社交媒体的“热搜”刷到麻木?这个时候,不妨试试“见闻俱尽”,给自己的大脑放个假。
再比如说,现在的“佛系青年”们,其实也算是对“见闻俱尽”的一种现代诠释。他们在乎的不是外界的纷纷扰扰,而是内心的一片净土。这种心态,是不是有点像古时候那些“坐忘”修炼的道士?
所以,概括来讲,,“见闻俱尽”其实是在告诉我们: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与其被外界的噪音淹没,不如学会给自己的心灵留点“空隙”,这才是真正的“佛系”智慧!
“见闻俱尽”出自宋代释祖钦的《偈颂七十二首》。
“见闻俱尽”全诗
《偈颂七十二首》
宋代 释祖钦
动即影现,觉即冰生。
见闻俱尽,视听如盲。
《偈颂七十二首》释祖钦 翻译、赏析和诗意
诗词:《偈颂七十二首》
朝代:宋代
作者:释祖钦
《偈颂七十二首》是宋代释祖钦所作的一组诗词。这组诗词的主题围绕着觉悟和感知的境界展开,呈现出一种动态的、矛盾的境况。
诗词的中文译文:
这组诗词的中文译文尚未提供。
诗意:
《偈颂七十二首》通过对动、觉的描绘,表达了一种复杂而深邃的境界。动即影现,意味着一切事物都是瞬息万变的,就像影子一样迅速显现。觉即冰生,指的是觉悟的产生,就像冰在寒冷中逐渐形成。诗中提到\"见闻俱尽,视听如盲\",强调了境界的超越,意味着在这种觉悟状态下,对外界的感知变得模糊和无关紧要。
赏析:
《偈颂七十二首》以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勾勒出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觉悟状态。通过对动、觉的对比描绘,诗词展示了世事变幻无常的本质,从而引发人们对生命和存在的深思。诗词中的\"见闻俱尽,视听如盲\"表达了一种境界的超越,即超越对外在事物的依恋和执着,进而达到心灵的自由和宁静。
《偈颂七十二首》以简练的文字,将复杂的哲学思想融入其中,呈现出一种超越凡俗的境界。这组诗词激发人们对生命和存在的思考,引导人们超越表象,追寻内心的平静与宁静。